经济观察第三十七期
没有了 没有了 
·绿色信贷助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墨西哥投资项目恳谈会在京举行
·《青春那些事》正式上线
·易宝“宅支付”提升网络购物体验
·广发银行助力山东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国际商报·经济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        国际商报第7513期           返回首页
   
绿色信贷助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 张志强 来源:国际商报-经济观察 发布日期: 2012-05-23

日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金融公司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一届“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论坛”,成为首次登陆新兴市场的绿色信贷国际会议。会上,来自中国、韩国、巴西、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1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监管部门、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可持续领域的相关组织代表各抒己见,畅谈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借助“绿色信贷”转变发展方式注入一剂强心针。

监管部门保驾护航

2012年2月24日,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时至5月中旬,银监会在北京举办首届“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论坛”,成为其推动绿色信贷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论坛上指出,待条件成熟之际,监管部门将建立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制度的评估体系和奖惩体系,同时将定期对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金融机构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管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金融监管部门将尽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将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的情况和效果向社会公布,接受舆论监督,促进金融机构承担并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王兆星说。

王兆星认为,科学的环保审核是推进绿色金融的有力保障,监管部门只有出台了明确的政策和监管要求,才能更好地约束金融机构,实现真正的“绿色信贷”。目前,银监会正抓紧时间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具体技术标准,并进一步完善监督流程。

这一系列监管政策信号,无疑使实体经济信心倍增。

金融机构持续发力

出席此次论坛的各国官员和专家表示,金融可以通过杠杆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发展绿色金融,走绿色发展之路,既是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机遇,也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我国各大金融机构近几年在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上,不断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

工商银行从2007年起推进绿色信贷建设,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投向绿色经济领域的贷款余额达5900亿元。作为中国唯一的“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于2006年开始推出能效融资产品,到今年3月末,累计发放绿色金融信贷额已达1290.08亿元。该行行长李仁杰称,“自2006年首笔能效融资项目落地,到今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已累计发放绿色金融融资2857笔,金额达1290.08亿元,这些年已实现的节能减排量相当于关闭了412座100兆瓦火电站,或者是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124年。”浦发银行近几年在发展绿色信贷上也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其副行长刘信义称,“一是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注重节能减排,自觉传播绿色理念,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做大做强绿色信贷,最近3年累计投放绿色信贷已超过1000亿元,为太湖治理、滇池治理等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国家重点环保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三是积极探索以金融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加强对节能环保企业的金融服务,形成了以“五大板块、十大创新产品”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并已批量化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胡涌告诉记者,截至2011年末,农业银行的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贷款余额1592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了近一千亿元,增幅是168%,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实行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2011年,因环保因素否决贷款106笔,这是在总行贷给社会的统计数据,涉及贷款达到42亿元,推动了信贷结构的优化和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浦发银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杨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绿色金融对经济转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浦发银行在该业务上的开展广度、深度及技术领先度都已相当成熟,并拥有成熟的团队和广泛的合作伙伴。在未来,浦发银行在这方面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大。实体经济转型需要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双方合力”。专家认为,在监管部门考核的“指挥棒”下,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将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可破解我国实体经济受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第一届“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论坛”传出如此利好信号,预示我国实体经济将迎来良好契机。

      
中国贸易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贸易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贸易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贸易金融网 电话:8610-5126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