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第一期
没有了 没有了 
·工商银行全面形成贸易金融业务集约化运营体系
·武汉大学勇夺“花旗杯”大奖
·中信银行获全球呼叫行业“年度特别成就奖”
·农业银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全面上线
·建行大洋洲首家分行悉尼分行隆重开业
·中国银行“走出去”步伐加快
·招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255笔
·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201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有望达4万亿美元
·东方金钰与中国黄金实现资源互补强强合作
《国际商报·经济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        国际商报第7113期           返回首页
   
工商银行全面形成贸易金融业务集约化运营体系
作者: 张志强 来源:国际商报-经济观察 发布日期: 2010-12-21

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开业仪式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合肥)及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成都)先后在安徽省合肥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开业。这两家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工商银行的国际结算单证和贸易融资业务集约化运营体系全面形成,将显著提升该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服务效率和水准,有力地支持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合肥和成都两家中心成立后,将在工商银行总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的统一管理下构建互为灾备的业务运行机制,遇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分中心与总行单证中心可以及时进行业务调配,组织数据转移和切换,保证业务不受影响。同时,这两家中心将分别承担工商银行东部沿海地区分行以及南部沿海地区和中西北部地区分行所服务企业客户的业务集中处理工作,与总行单证中心共同承担工商银行境内外机构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后台处理职责。

单证中心模式是目前国际领先银行普遍采用的单证业务处理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影像传输技术,将分散在全球各分支机构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统一集中到单证中心处理,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控制操作风险和规范操作标准的目的。

2006年,工商银行在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对传统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和再造。该行单证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系统集中、数据集中、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依托全球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服务标准的统一和风险的集中控制,业务处理量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代理和外包等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合肥、成都两家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后,工商银行单证中心系统已集中了56家境内外分行和机构的单证业务,其中境内分行31家,境外分行和机构25家,成为国内同业中国际业务集约化经营水平最高的商业银行。据统计,仅今年前10个月,单证中心系统累计办理单证业务近12万笔,同比增长23%,业务金额超过800亿美元,同比增长70%。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行单证中心集中了一批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专家,可为客户量身定做贸易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咨询。值得注意的是,单证中心还把工商银行的科技优势扩展到海外,推进了国内外成熟理念和产品的共享及各项业务的共同发展,使“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也能得到与国内同样的单证业务服务,降低了由不同国家的文化、技术等差异导致的业务风险。而且单证中心有专门的海外业务部负责处理境外机构的业务,并配备充足的专业员工,可24小时不间断地为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服务,满足不同时区客户的需要。

本报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工商银行始终把国际化战略作为重要发展目标,通过构建先进的集约化业务处理模式、扩展全球结算网络和代理行机构、丰富国际业务产品体系等举措推动国际业务不断提升。同时,单证中心也为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和发展提供了高效专业的后台支持,使工商银行国际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向全国最大的贸易金融服务银行稳步迈进。

工商银行正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完善的贸易金融业务集约化运营体系无疑是其重要的服务支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末,工商银行境外贷款及其他达到3401.57亿元,约占贷款总额的5.18%,较2009年末提高1.08个百分点。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五年内工商银行海外资产占比要达到10%。截至2010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外分行及子公司总资产达到616.37亿美元,约占该行总资产的3.2%。


      
中国贸易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贸易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贸易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贸易金融网 电话:8610-5126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