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网民总量突破17亿人次;2012年,全球网民总量将超过19亿;2013年,全球网民总量将达到22亿;2025年,全球网民总量将达到50亿;在如此迷人的数字背后,主攻跨国B2C业务的大龙网应运而生。与主流电子商务模式不同,大龙网提出了“全球在线零售”的创新模式,即运营在重庆,采购在全国,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世界各地的家庭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手里。 解决生存难题 “大龙网刚成立之时,欧债危机已对中国大宗商品受到严重影响,但对个人消费者的小额业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大。”大龙网副总裁王昆对记者表示,由于个人消费日常开支缩减明显,他们寄希望从网络中找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为制造业发达的中国市场提供了发展良机。 “做跨国B2C生死攸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国外消费者在‘大海’中把我们‘捞’出来。”王昆坦言道,“不过,企业借着投资方软岛集团与Google公司的渊源,为解决海外营销难题提供了一条捷径。” 王昆认为,Google为大龙网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比如我们投放其他网站,它从产品上线到销售业绩的体现,可能在两星期后才有结果,但是通过投放Google AdWords,公司在几天内就能看到明显的销量增长。” 需找理论基点 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大龙网开始寻找跨国B2C的理论落脚点。 “经济学家郎咸平有一套著名的‘6+1’的理论,它解释了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销往国外后身价暴张。”大龙网相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说,该理论认为,销往国外的产品是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等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生产制造),高利润都被国外赚取。“大龙网要做的,就是把‘6+1’变成‘6+1=1’,让中国造的产品直接面向欧美终端消费者。” 大龙网业务的高速增长不断验证着跨国B2C的未来。如今的大龙网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正如创始人冯剑峰在微博上的签名“一个简单的想法,牵动了我所有的精力,在最长B2C的链条上看别人植物大战僵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