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商圈
没有了 没有了 
·建设银行: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现金管理助力法兴“全能型银行”战略
·爱奇艺财经频道正式上线
《中国贸易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        贸易报130411           返回首页
   
建设银行: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作者: 丁翊轩 杨洁 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日期: 2013-04-11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为中国建设银行对外宣传带来了灵感,“善建者行善者建行”由此而生。

    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善建者行”的特质不仅体现在其注重国内业务,更体现在其海外战略中。自1991年建立第一家海外机构——伦敦代表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行基本完成了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网络布局,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力和基本服务架构已初步形成。

    截至2012年末,建行境内外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万亿元,增幅85.7%;国际结算量突破万亿美元,增幅23.3%;贸易融资累计突破万亿元,余额增幅23.7%。这三个“万亿”,不仅是历史性的突破,也使建行成为国内第三家国际结算量突破“万亿”的银行。

    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推进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建设银行必须继续积极稳健发展海外业务。

    “走出去”:落地与跟随并重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国内外企业都迫切需要中资银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从建行自身看,已拥有众多重要大型企业客户以及国际结算客户。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境内发展大局,加快海外发展势在必行。

    “过去都是跟着企业走出去的,客户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这几年有所调整,我们率先提出落地和跟随并重战略,就是既要跟随企业走出去,同时也要落地,发展当地的客户。”建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彭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谈到了建行海外业务的经营策略。

    在海外布局方面,建行优先考虑了与中国经贸投资往来密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有盈利前景的新兴市场和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目标市场。

    2012年,建行海外机构数量达到14家,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总资产突破800亿美元。伦敦子行成功发行了10亿元首支伦敦离岸人民币债券,墨尔本分行顺利开业,东京分行成功开办零售业务,俄罗斯(目前已升级为子行)、迪拜子行获批……这些成绩充分表明了建行海外发展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明年我们还将向新西兰、巴西、智利、蒙古等国家进军,保持每年都有新增海外机构,不断完善海外网点布局,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基本实现海外分布网点和国家地区数目达到30个的目标。”彭钢补充道。

    在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行综合化经营格局也初具规模。

    “建行是唯一拿到全牌照的银行。”彭钢表示,目前,建行已拥有境内外8家经营性子公司和26家村镇银行,业务覆盖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等多个行业。牌照种类在银行同业中颇具优势,综合化经营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2012年末,建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608.3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1.39亿元。

    复杂形势下:创新中求发展

    当前,中国银行业国际业务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持续动荡,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要求银行具备更强的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国际业务面临巨大的利润压力。伴随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全球金融游戏规则对中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约束也越来越多。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业务积极推进战略转型,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新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些是建行自主研发的,有些是其他银行也有的,但是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不同调整。”在彭钢看来,经营模式的转变重点在于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我们要充分利用境外分行的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搭配资金交易等服务,提高客户收益水平。同时,针对客户需求,通过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建行深圳分行跟上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节奏,早在2006年就开始办理“海外融资保”业务。不久前,为归还股东借款,实现债务重组,扫清境外上市障碍,某集团正式向建行提出境外融资需求。建行深圳分行以人民币保函为突破口解决该集团境外融资需求。在取得人民银行认可后,该行与香港分行便开始就项目可行性进行反复商议,确定了境内信托贷款融资——人民币融资性保函—境外借款的结构性方案。在建行的协助下,该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

    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建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关键。

    积极探索: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

    近年来,企业“走出去”从单纯出口向出口、投资、参股等多元化模式转变,商品和劳务输出也从低附加值向高端产业链转型,特别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机电设备、成套设备、高新技术设备、对外承包工程等。

    一方面,2009年以来,建行在国家“421专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政策的扶持下,进一步加大以出口信贷等主要产品支持企业走出去融资的力度,通过融资扶持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众所周知,传统的高端价值链产品出口,通常要求企业带资,企业以往是在国内银行以自身信用进行融资,导致其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无力承接新的项目。彭钢表示,针对这种情况,建行为客户提供出口信贷产品,使企业轻装上阵,通过出口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再融资等产品变卖方融资为买方融资,可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以便企业腾出精力拓展市场。

    另一方面,“在伴随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积极探索,希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彭钢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境内企业境外分支机构的融资需求,首先建行采用了全球授信业务发展模式,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揽子授信服务。其次,鼓励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人民币结算和融资服务,增强企业议价能力,降低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再次,加强产品创新,通过内保外贷、国际保函等业务模式,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保障。

    比如,浙江某集团国际业务的运营模式已逐步由早期的出口贸易型向整合营销型转变,2012年度该集团海外销量同比增长将超150%。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建行立刻敏锐地感知到了该集团的海外发展必然需要更多银行资金和更加优质的全面金融服务方案的支持。结合自身的信贷产品,建行立即向该集团提出了全额保证金内保外贷的产品方案,该产品主要目标客户是跨国经营的国内大企业,采用备用信用证的形式,通过占用境内企业的授信或境内企业提供全额保证金,为其境外附属机构在境外银行融资进行担保。该项业务获批后,客户随时可以通过内保外贷的形式获得境外融资。

    不要盲目地在乎市场份额,这是彭钢在谈到建行未来“走出去”战略时始终强调的。“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首要位置,业务发展要建立在符合经济规律、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作为大型商业银行,要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不能盲目地去在乎市场份额。”

    未来,建行将进一步完善海外机构网络,满足客户的国际化需求。进一步深化境内外联动,加大产品及业务的创新力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

      
中国贸易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贸易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贸易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贸易金融网 电话:8610-51269901